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内容新闻内容
时间过得好快呀
转眼已经2021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合乐hl888听过的谣言可真不少
从吃大蒜、喝大酒能预防新冠
到孩子上网课,戴防蓝光眼镜能远离近视
总结出今年转发最多、骗人最狠的谣言
今天就倾囊相授
包你在家族群里叱咤风云!
饮食篇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
错!
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经过胃肠道吸收代谢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不会进入血管对血管进行软化。
柿子可以和螃蟹一起吃会中毒?
错!
正规渠道购买的柿子是低鞣酸品种,不管空腹吃,还是和海鲜、酸奶、牛奶等一起吃,都没啥大问题。
吃芹菜能治疗高血压?
错!
芹菜中的的某些成分可以舒张血管,确实有降血压的功效,但这些有效成分也仅仅说明吃芹菜可能对降血压有帮助,尚无研究表明吃芹菜能起到治疗作用。
梨不能缓解所有类型的咳嗽?
正确!
它含水多,作用就像喝水,确实能缓解空气干燥引起的干咳。但如果是慢性长期咳嗽,需要及时就医。
多吃木耳、洋葱、茄子、西红柿能排出血管垃圾?
错!
合乐hl888的血管里没有垃圾,只有一些细胞在代谢时产生的废物,正常情况下会被人体自行清除。
睡前吃水果容易得糖尿病?
错!
多数水果(如草莓、柚子、樱桃等)含水量高,热量低,且“升糖指数”较低,不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榴莲、菠萝蜜、牛油果等热带水果热量较高,睡前吃太多不利于控制体重。
建议选择橙子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者睡前1个小时是最佳食用时间。
多吃素能降血脂?
错!
如果素食的烹饪方法很油腻,比如干锅花菜、炸馒头片等,吃多了同样会增加油脂摄入,而让血脂升高。降血脂的关键,在于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
错!
主食怎么吃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的困惑,吃少了不够饱,吃多了又怕血糖升高。
但其实,食用粗细搭配的复合主食,在精制主食中加入粗粮、全谷物,是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的。
用药篇
年纪大了就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
不一定!
阿司匹林毕竟是药,有一定副作用,不能随意吃。
研究表明,如果不是心脑血管高危人群,常吃阿司匹林,不仅起不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还会增加胃肠道反应、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得不偿失。
至于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请听医生评估,自己不要妄下结论。
定期输液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
错!
输液的药物往往是“活血”的中成药,对于抑制血管的狭窄化和血栓的形成并无效果,而且输液的“活血”作用也很短暂,一旦停止输液就没有效果了,并不能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
他汀会伤害肝脏肾脏,不能长期吃?
错!
关于肾损害:他汀没有肾毒性,不仅不伤肾,而且对肾病(II、III期)的患者还有益处。
关于肝损害:绝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很好,服用他汀引起肝脏转氨酶增高发生率非常低,仅为0.5-3%,无须担心。而且,轻中度转氨酶升高并不能代表药物的“毒性”,影响不大。
他汀在防治心脑血管病上的好处远大于其带来的副作用,所以,请遵医嘱坚持服用,不要擅自停药。
吃降压药会成瘾?
错!
降压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精神方面和躯体方面的精神快感来促使患者停药后再次有强烈的欲望去使用降压药物,所以是不会让人上瘾的。
需要长期吃药是因为目前除小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外,绝大部分高血压很难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这是高血压疾病本身的特点,而不是人对降压药产生了依赖。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
错!
血压正常后私自停药,会造成血压再次升高,对心脑肾造成损害。因此血压正常了也要遵医嘱服药,不可以私自停药。
医疗篇
流感疫苗副作用很大,会致死?
错!
大部分人打流感疫苗后不会出现问题,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十分罕见。所有疫苗都可能产生副作用,但大多轻微且持续时间短,该打的人还是得打。
高血压是遗传病,预防也没有用?
错!
高血压可以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可推迟发病年龄,减少降压药的服用种类和用量,还能预防一部分并发症。
只有胖人会得高血脂?
错!
体重超标是高胆固醇血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所以合乐hl888经常看到许多胖人胆固醇高。但胆固醇偏高并非肥胖或体重超标人群的“专利”。
受高脂高热量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熬夜、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身材苗条的人也可能加入到高胆固醇行列。
输液的效果比吃药好?
不一定!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事实上,很多药物口服吸收完全,起效也快。输液算得上一次小手术,可能引起过敏、局部静脉炎等风险。
抗生素、维生素C都不能预防新冠肺炎?
不一定!
抗生素能对付细菌,但对病毒的效果不好。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维生素C能预防新冠肺炎。
运动篇
早上空气好,越早锻炼越好?
错!
首先,早晨6点前空气质量并不好,绿色植物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
此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也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
支架术后需要好好休息不能运动?
错!
适量运动促进康复,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再住院率。
但是运动康复前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切忌盲目运动。
写了这么多
可能还不如1条谣言传得快
但希望看完本文的你
能带着勇气和善心转发这篇文章
给你的亲朋好友、同事邻居
让你身边的人不再被骗
健健康康地迎接2021年